何为“三防”: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保护实验人员,保护样品以及保护环境。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和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有关,我们来看下空气进入生物安全柜内部后的流动过程:当室内空气被抽入格栅,就会在生物安全柜内部产生空气屏障,形成一定的负压,从而能够起到防止有害悬浮微粒散出柜体进入室内;
当气体经过负压通道后,是会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才会向下到达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从而保护了实验样品不会收到污染;。 贝茵生物安全柜符合安全性的需求,具有过滤器预失效、破损报警功能。国产生物安全柜的应用
(2)工作前预先放好实验材料、不要放置过多器材(3)从清洁区到污染区平行摆放、标本放左试剂等放右。(4)在开始工作前到完成工作后,应至少让安全柜工作4分钟来完成“净化”过程(5)在工作区域工作、生物安全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不应有明显的机震声(6)不阻断前后空气格栅、减少干扰气流(7)及时清洁和消毒溢出(8)比较好用一次性接种环、电加热器灭菌接种环(9)操作过程中废弃物放在生物安全柜内(10)不宜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明火,明火易造成气流动荡,破坏高效过滤(HEPA)起源吹向台面的模式(11)按照使用说明书指导正确使用和维修生物安全柜的应用当过滤器出现预失效、破损等异常情况时,设备可发出声光和可视报警。
8.紫外线(UV)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生物安全柜的门建议不要在BSC中使用紫外线灯。9.国际NIH、CDC、ANSI等安全机构也不建议或不需要使用紫外线(UV)灯对BSC进行净化。如果您的BSC中必须使用紫外线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a在BSC正面张贴警告标志,表明存在紫外线危害。b.标志必须写着注意:工作前关闭紫外线灯。c.注意危险,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疼痛的眼睛和皮肤灼伤d.切勿依靠紫外线照射对受污染的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因为紫外线对不透光的多孔材料(如木材或泡沫)无效;如果微生物受到灰尘、污垢或有机物的保护,则紫外照射无效;紫外灯表面灰尘和污垢堆积也会影响到紫外消毒效果。所以UV不适用于阴影区域、穿透裂缝或通过BSC的格栅工作
生物安全柜一般是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病毒来用,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出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50%外排型,75% 以及100%外排型。在生物安全柜内所形成的几乎没有微生物的环境中,尽量避免使用明火,酒精灯的火焰可能会影响室内的气流平衡。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 在实验开始前,将所有必需的物品置于BSC内,以尽可能减少双臂进出前面开口的次数,减少破坏BSC的气幕屏障的程度。2. 开始工作前,应调整椅子的高度使操作者的脸部在BSC前门上方。手和双臂伸入BSC中等待大约1min,使BSC调整完毕,才可以开始对物品进行处理。3. 进风格栅不得被毛巾、研究记录本、丢弃的塑料包装纸、移液管等阻挡。4. 所有的操作应该在距离前面的格栅4英寸里面的工作面上进行。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 5°倾角设计,增加操作舒适性; 一体成型的 304 不锈钢内胆,大圆弧角设计,便于清洁。
二级B型生物安全柜均为连接排气系统的安全柜。连接安全柜排气导管的风机连接紧急供应电源,目的在断电下仍可保持安全柜负压,以免危险气体泄漏出实验室。其前窗气流速度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100fpm)。B1型:70%气体通过排气口HEPA过滤器排除,30%的气体通过供气口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B2型:100%全排型安全柜,无内部循环气流,可同时提供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安全控制,可以操作挥发性化学品和挥发性核放射物作为添加剂的微生物实验。当高效过滤器出现预失效 / 失效、破损等异常情况时,设备可发出声光和可视报警。生物安全柜的应用
平台式搁手架,使用舒适,减少疲劳; 可取出平面式工作台,方便清洁及消毒。国产生物安全柜的应用
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许多在BSC内完成的操作可产生泼溅或气溶胶,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技术,降低操作者暴露于物品的潜在威胁,工作流程应从清洁到污染。减少交叉污染的措施:培养皿或组织培养板应盖上盖子以减少向下气流对其的直接冲击;瓶盖或管帽不应放在毛巾上,应尽快盖上盖子。当实验室有污染时应该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关于如何终末消毒大家可以点击下方的推荐搜索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查阅。
一、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1)生物安全柜的垂直可移动窗开启与关闭应轻便,在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不产生卡死现象,不应有明显的左右或前后晃动现象,滑动应顺畅。开关、按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 国产生物安全柜的应用